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2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1797篇
化学   3532篇
晶体学   241篇
力学   408篇
综合类   166篇
数学   622篇
物理学   26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The storage behavior and the first delithiation of LiCoO2 electrode in 1 mol/L LiPF6-EC:DMC:DEC elec- trolyte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It has found that,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time, the thickness of SEI film increases, and some organic carbonate lithium compounds are formed due to spontaneous reactions occurring between the LiCoO2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lyte. When electrode potential is changed from 3.8 to 3.95 V, the reversible breakdown of the resistive SEI film occurs,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reversible dissolution of the SEI film compon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ctrode potential, the thickness of SEI film increases rapidly above 4.2 V, due to overcharge reactions. The inductive loop observed in impedance spectra of the LiCoO2 electrode in Li/LiCoO2 cells i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Li1-xCoO2/LiCoO2 concentration cell. Moreover,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lithium-ion insertion-deinsertion in LiCoO2 hosts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both Langmuir and Frumkin insertion isotherms, and the symmetry factor of charge transfer has been evaluated at 0.5.  相似文献   
92.
利用正交法对丁苯橡胶(SBR)/聚丙撑碳酸酯(PPC)共混弹性体进行配方设计,得到了一个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配方。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PPC含量和马来酸酐(MA)用量是影响弹性体拉伸性能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93.
Cu/SiO2催化剂上苯胺和正丙醇高效合成N-丙基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治理  李春梅  董雪  刘静  石雷  孙琪 《催化学报》2007,28(4):296-298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经程序升温焙烧制备了Cu/SiO2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苯胺和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常压下,当反应温度为260℃时,Cu/SiO2上正丙醇转化率达到100%,N-丙基苯胺选择性超过9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铜结晶度.  相似文献   
94.
耐高温α-淀粉酶结合Ca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耐高温α-淀粉酶分子中含10个Ca2+,脱钙酶逐量补钙后的活力及稳定性研究表明:酶分子中前8个Ca2+参与酶的催化作用,后2个Ca2+抖对酶结构起稳定作用.脱钙酶加钙后室温下的荧光光谱和CD谱表明:酶的构象虽有变化,但不显著,说明酶的构象对ca2+的依赖性很小.脱钙酶结合不同数目的Ca2+,于90℃加热15 min后,测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结合10个Ca2+时,酶保持最大的稳定构象;CD谱表明脱钙酶加热时仍具有一定的螺旋结构.这再次说明,酶的构象对ca2+依赖性较低.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1-(2,3,4-三-O-苯甲酰-β-D-吡喃木糖基)-偕氨基肟与酸酐及酰氯的缩合反应,探讨了不同缩合剂、不同取代基对环合反应的影响,与酸酐反应可以一步完成,且收率较好;与酰氯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酰化,第二步脱水环合,芳环上取代基的电性效应,决定环合反应的难易,并证明了该环系的碳苷对酸、碱、热具有化学稳定性,本文合成了12个氧杂二唑类木糖碳苷及2个木糖基化的开环产物,通过光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96.
1. INTRODUCTION Fig.1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Milupeinan As a new type of antibiotics Milupeinan, not only possesses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a wide range of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but also higgh stability under th…  相似文献   
97.
侯晓远  杨曙  董国胜  丁训民  王迅 《物理学报》1987,36(7):1070-1074
氢在GaAs和InP表面上的吸附可以用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来探测。Ga—H,As—H,In—H和P—H键的伸缩振动各自对应于不同的能量损失。但是As—H振动极容易和Ga—H振动追加声子损失相混淆,只有从损失峰的相对强度比较上来区别。实验得到吸附的氢与表面原子的成键情况取决于表面的原子结构及电子分布。对于GaAs(111)面,低暴露量时只形成Ga—H键,而高暴露量时还可以形成As—H键。而InP(111)表面由于是经过磷气氛退火处理的,在低暴露量下In—H与P—H键均可形成。InP(Ⅲ)面上只看到P—H损失峰,说明这个表面是完全以P原子结尾的。在(Ⅲ)面上出现小面的情形,则表面Ⅲ族和Ⅴ族原子均可同氢成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8.
以四苯硼钠与甲胺磷在盐酸介质中生成的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首次研制出一种甲胺磷PVC涂层玻璃电极。并对该电极的响应机理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该电极的Nernst响应范围为1×10-2~1×10-4(φ),斜率为50.28 mV/pφ。该电极响应迅速,重复性好,用于蔬菜中残留甲胺磷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
针对钙/镁基矿物吸附剂的主要组分CaO、CaCO3、MgO在500-800 ℃下对Se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天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研究其对Se的吸附效果,且对矿物煅烧所得CaO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中CaO的吸附效果最佳,800 ℃时单位质量CaO对Se的吸附量可达368 mg/g。CaCO3对Se的吸附在700 ℃时效果最佳且其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镁基吸附剂仅在中温段对Se具有一定吸附效果。方解石对Se的吸附效果随温度变化趋势与CaCO3相似,因其较好的孔隙结构,吸附效果略优于CaCO3。煅烧方解石得到的F-sor对Se的吸附效果优于CaO和CaCO3煅烧得到的C-sor,这与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与抗烧结能力有关,且F-sor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F-sor对Se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03 mg/g。  相似文献   
100.
孙小军  董卫莉  赵卫光  李正名 《有机化学》2007,27(11):1374-1380
从2-取代-3-芳基-4-噻唑啉酮(4a4e5)合成了三个系列新型噻唑啉酮衍生物, 即5-芳基亚甲基-4-噻唑啉酮(6a6j), 4-噻唑硫酮(7a7e8)和4-氰基亚胺基噻唑烷(11a11e12). 中间体4a4e5由醛、胺和巯基乙酸缩合得到.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并且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化合物4b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